統(tǒng)一將每一匹布的凸緯彎布頭排在上面,使到燒毛入布時是凸緯彎布頭先入機。這樣我們終于解決了彈力牛仔布緯彎過大的問題,成品緯彎從原來的2.5cm~3.5cm的范圍,減少到0.5cm~1.5cm的范圍,甚至減少到零,從而改善了成衣后的扭骨變形問題。
在解決緯彎過大問題的同時,我們還對彈力牛仔布容易卷邊的問題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彎輥后對卷邊也有所改善,于是我們進一步跟蹤分析彎輥對卷邊所起的作用。由于彎輥是中間凸起的,布匹經(jīng)過彎輥時就好象有一種外力從布匹中間向兩邊拔開似的,這樣卷邊就有向兩邊打開的趨向。但這種外力對于解決卷邊來是遠遠不夠的,于是我們想到了螺紋分布輥,螺紋分布輥是從中間分開左右兩邊分別具有旋向相反的左螺紋和右螺紋,這樣螺紋分布輥轉(zhuǎn)動時,就會從中間分別向兩邊產(chǎn)生一波又一波的螺旋外推力將布匹從中向兩邊拔開,也就阻止了布邊向布身收縮起卷。這種推力相比上述所說彎棍的推力有效得多,解決卷邊的效果也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