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竹罐的六大特點:
1、 吸力大疼痛小
汪氏中藥竹罐療法中多采用內徑和拇指大小差不多的竹罐,因此俗稱“拇指罐”。 竹罐內的水蒸氣冷卻成水,產(chǎn)生的負壓要比閃火罐法大的多,但由于竹罐口徑較小,皮膚凸入罐內較少,所以基本上沒有疼痛的感覺,還可以拔在身體上更多的部位。
2、 排瘀徹底
血液一旦離開身體就會因冷卻而凝固,蚊子和螞蝗在吸血前是先向人體內吐一些抗凝血的唾液,然后才能喝個飽。
瘀血則更容易凝結成塊。煎煮竹罐的中藥具有去風、hx的作用,熱藥汽有效地延緩瘀血的凝固,恰如蚊子和螞蝗吸血一樣,可以有效地將瘀血排出體外?!都埳系酿鲅獔D片》
3、絕不交叉?zhèn)魅?/P>
精美設計的竹罐套裝保證了竹罐一人一套,瀉血筆使用的針和套都是一次性的,徹底杜絕交叉?zhèn)魅尽?/P>
4、獨特的圍熱效應《圍熱效應照片》
中藥竹罐的圍熱效應是汪女士對這一療法的獨到的發(fā)現(xiàn)。中藥竹罐與其它罐不同,罐內的熱藥汽可以使mxxg迅速擴張,在罐口周圍形成特有的紅暈。
如果將竹罐沿經(jīng)絡線狀排列,紅暈就連接成線,起到溫通經(jīng)絡的效果;將竹罐面狀排列,紅暈就連接成面,對局部起到化瘀、散寒、止痛的效果。
汪女士還獨創(chuàng)出套罐拔法,更充分發(fā)揮了中藥竹罐的圍熱效應。
5、手法觸診定罐
病處的瘀血和風寒濕邪潛藏在體內,成為致病源,身體的疼痛信號都是由這些致病源產(chǎn)生出來的,用手指觸摸這些地方就有明顯的異常感覺。
汪氏療法在選取拔罐位置上一改過去按固定穴位拔罐的老套方法,而是事先確定皮下的各種異常的表現(xiàn),然后選取拔罐部位,使病處的瘀血和風寒濕等邪氣直接吸拔體外,效果立竿見影,不用刻意記穴位,方法簡單易掌握。
6、提病外出
拔罐直接作用于皮下,而對于深層次的病灶(例如深層次的軟組織損傷)效果欠佳。汪氏家族在多年的實踐中摸索出一套提病外出的技法,不但可以剝離組織粘連,而且還可將深層次的阻經(jīng)滯絡的病源呈現(xiàn)至皮下,而后施以拔罐,將病源拔出體外,改善病變部位血液循環(huán),獲得營養(yǎng)和氧氣的補充,從而恢復人體自身的愈病能力。
Qq293407181 13137176391
公司網(wǎng)址http:///main.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