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殘疾(一般智商<70且社會適應行為較差 )屬于精神發(fā)育遲滯,在感知、社交、興趣、語言等方面的發(fā)展與智商成正比,發(fā)展的次序正常、愿意溝通交往,只是能力有限。孤獨癥兒童中有1/5智力基本正常,其余,伴有智力缺陷,感知,思維、興趣、情感、語言等發(fā)展不平衡與智商不成正比,智商正常的(一般>70)孤獨癥兒童交往溝通行為模式等與智力殘疾兒童有本質的不同,主要是缺乏意愿,沉溺于自我世界。
.我們發(fā)現(xiàn),盡管一個語言表達能力很差的孩子,但他也有自己的內心體驗,所以家長和老師要細心地觀察孩子,及早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其實自閉癥孩子也有嫉妒的時候,有一位家長,他的大孩子已經十歲了,是個自閉癥小男孩,后來又生一個小女兒,因為女兒小,所以媽媽照顧得較多,結果忽略了她的大兒子,況且他的語言表達相對困難一些,后來這男孩用情緒上的發(fā)作來表示。剛開始一段時間,媽媽就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搞得家里很狼狽,因為他總是哭鬧,還把大便拉在褲子里,這種情況很長時間都沒有發(fā)生過了。他才十歲,還沒有到青春期,為什么情況會如此糟呢?她打電話來咨詢尋求幫助,當時我們立即幫她分析、找原因,但也搞不清根本原因,偶爾在一活動當中,媽媽把他跟小妹妹也抱去了,在媽媽抱著妹妹的同時,他就坐在旁邊,當時有一個阿姨帶他出去玩,但他就是不去,我們覺得很奇怪;后來發(fā)現(xiàn)只要他離開他媽媽,就表現(xiàn)得不安、煩躁,我們就下結論:可能是自從有了妹妹后,把他忽略了。因為他不能用語言表達要求親近,所以他只能以哭鬧的形式表示。

轉換引導的模仿動作訓練。是當孩子在玩玩具(或物品)時,老師用心地找出孩子習慣性的玩法后,將孩子的玩具(或物品)拿來,當著孩子的面,用夸大的動作一而再再而三的以孩子的玩法玩這個玩具,盡量引起孩子的注意,把孩子吸引到老師身邊。這時,老師把孩子抱放在腿上,當著孩子的面用孩子習慣的玩法玩這個玩具,以引誘孩子拿回玩具再玩的意愿,不管孩子會不會再拿這個玩具玩,老師都要主動把玩具交還給孩子,并鼓勵他玩這個玩具,老師在旁重新觀察孩子的習慣性玩法后,依然照前方法重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