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原水中沉速小于v0的顆粒眾多,這些不同的顆粒的總去除率P是各種顆粒去除率的總和。故理想沉淀池總的去除率P為:P=(1-P0)+p0ζ0 ui/u0 dPi
式中:P0為沉速小于截留速度u0的顆粒占全部顆粒的質量百分率;P為能夠去除的沉速小于u0的顆粒占全部顆粒的質量百分率,u0為理想沉淀池的截留速度。ui為小于截留速度的顆粒沉速;Pi為所有沉速小于ui的顆粒質量占原水中全部顆粒質量的百分率;dPi為具有沉速為ui的顆粒質量占原水中全部顆粒質量的百分率,(1-P0)為沉降速度等于和大于u0的順位的去除率。

蜂窩斜管沉淀池沉淀原理及構造 蜂窩斜管沉淀池沉淀原理及構造
1淺層沉降理論
在沉淀池有效容積一定的情況下,池身越淺,沉淀面積越大,去除效率也越高。
2斜板沉淀池工作原理
斜板沉淀池又稱淺層沉淀池,在池中將平行薄板按45o~60o傾斜設置,廢水從斜板下面,通過薄板間通道向側上方流去,懸浮物沉積在斜板上,自動滑落進入污泥斗。
斜管沉淀池的構造:
它由斜管(管)沉淀區(qū)、進水配水區(qū)、清水出水區(qū)、緩沖區(qū)和污泥區(qū)組成,斜板(管)與水平面呈60o角,長度通常為1.0m左右,斜板凈距(或斜管孔徑)一般為80~100mm。斜板(管)區(qū)上部清水區(qū)水深為0.7~1.0m,底部緩沖層高度為1.0m。
斜管材料要求輕質、壁薄、堅固、價廉。國內多采用塑料和玻璃鋼,也有用石棉水泥和石棉瓦楞板,涂以樹脂加固層作斜板的。也可做成蜂窩狀管形,稱為斜管沉淀池。
優(yōu)點:
①大大增加了沉淀面積,因此沉降效率高;
②板間距及上升流速小,廢水流動呈層流狀 態(tài),有利于沉降;
③沉降時間短,沉池體積大大縮小,占地面
積小。
缺點:
①在相同流量的情況下,由于斜板、斜管沉淀池的停留時間短,其抗各種不利因素的能力較弱(如抗沖擊負荷能力差);
②斜板斜管沉淀區(qū)只占沉淀池1/2~1/3,水流狀態(tài)不穩(wěn)定;
③斜板斜管沉淀池的進水區(qū)約占整個池子容積的1/3,進口配水是否均勻和穩(wěn)定對沉淀池的影響遠遠超過這一區(qū)域對平流沉淀池的影響。


對于直線III所表的一類顆粒,流速v和v0都與沉淀時間t有關:t=L/v t=h0/u0
式中:L為沉淀區(qū)的長度,m;h0為沉淀區(qū)的水深,m;t為水在沉淀區(qū)中的停留時間,S;u0為顆粒的截留速度,m/s;v為水平流速,m/s。
令以上兩式相等,并以式(3-12)入,整理得截流速度u0:u0=Q/L·B=Q/A
式中:A為沉淀池水面的表面積。
②表面負荷q。沉淀區(qū)單位表面積在單位時間所通過的流量定義為沉淀池的表面負荷(q),表面負荷的單位為m3/(m2·h)。
由此可見,截留速度在數(shù)值上等于表面負荷,但含義不同:截留沉速表自池頂A點開始下沉所能全部去除的顆粒中的小顆粒的沉速,表面負荷則表示沉淀區(qū)的單位表面積在單位時間所通過的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