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海棠
紅海棠 Var.riversii 花型較大,粉紅色,重瓣,葉較寬大。 白海棠 Var.a(chǎn)lbi-Plena 花白色或微有紅暈,重瓣。 同屬我國約有20余種,多數(shù)可以觀賞,城市中常見栽培者有: 湖北海棠 m.hupehensis 喬木,枝堅硬開張,幼枝被柔毛,后脫落。與垂絲海棠極相似,主要區(qū)別在于葉緣具細銳鋸齒,萼片先端尖,花柱3,果橢圓形。 西府海棠 Malusspectabilis ,又名小果海棠,據(jù)說是因晉朝時生長在西府而得名。小喬木,葉長橢圓形,傘形總狀花序,其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后則漸變粉紅,花形較大,4~7朵成簇向上,梨果球形,紅色。原產(chǎn)中國遼寧、河北、山西等省。西府海棠不論孤植、列植、叢植均甚美觀,最宜植于水濱及小庭一隅,北京故宮御花園和頤和園的西府海棠久負盛名。 垂絲海棠 Malushalliana ,小喬木,幼枝紫色,葉卵形或橢圓形,3~4月間開花,花有半重瓣和重瓣之分,紅色,4~7朵一簇,花梗細長而下垂,故名垂絲海棠,梨果倒卵形,稍帶紫色。產(chǎn)于我國西南部。垂絲海棠植于水邊是我國傳統(tǒng)的配置方法,小庭院可在建筑前后對植、列植,或于圍墻邊、庭院一隅栽植數(shù)株。垂絲海棠多用于江南及西南各省,以云南最盛,據(jù)《滇中》載“云南的垂絲海棠高數(shù)丈,花色鮮媚異常,為人間尤物”,上海的公園、路邊也常見其倩影。海棠 Chaenomeleslagenaria ,又稱皺皮木瓜。落葉灌木,高1~2米,葉卵形或橢圓形,花3~5朵簇生,花梗短粗或近無梗,故名貼梗海棠,花粉紅、朱紅或白色,先于葉或與葉同時開放,花期3~5月,果卵形至球形,黃色或黃綠色,芳香。產(chǎn)于我國華北南部、西北東部和華中地區(qū),現(xiàn)全國各地均有栽培。貼梗海棠花朵三五成簇,“占春顏色最風(fēng)流”,黃果芳香、碩大,可入藥。貼梗海棠為良好的觀花、觀果花木,適于庭院角隅、草坪邊緣、樹叢周圍、池畔溪旁叢植,也可密植成花籬,還可制作樹樁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