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輪修整設備初態(tài)
砂輪修整是在金剛石砂輪工具工作一段時間后對砂輪外形、粗糙度進行的改善,使其適于繼續(xù)工作的工藝技術。1906年4月23日法國人申請的專利,顯示砂輪修整器具的最初形態(tài)均為棒狀,端部為金剛石打磨頭,由工人手工控制方向及力度對砂輪進行修整,此后主要改進方向在于端部將金剛石嵌入等。
砂輪修整設備發(fā)展
由于不滿足于手持修整器帶來的不便,開始為棒狀的修整器設計底座。1919年 5 月3 日的美國專利,該設備使得金剛石磨頭位置可以進行橫向或旋轉調節(jié)使磨頭可產生不同的偏心角度;1933 年 5 月 8 日,美國申請將金剛石磨頭的方向調整裝置作了一定改進,使其體積減小,更加輕巧。1939 年 4 月 10 日,美國申請給出了一種可同時修整砂輪側面及圓周面的修整裝置,使得修整裝置更加多功能化;此后,英國申請給出了一種修整砂輪角度的修整裝置,這使得砂輪的修整不再局限于其表面粗糙度的修整,更隨著砂輪形狀的多樣化變得更具有專一性。東莞金剛石砂輪工具
在砂輪修整器具專一化的同時,集成化也在悄悄進行,英國的申請將砂輪修磨裝置設計成了可修磨不同種類不同樣式砂輪的裝置。
砂輪修整設備成熟
多功能的砂輪修整裝置不斷改進,1969 年 6 月 27 日,英國申請給出了一種砂輪修整器,其發(fā)展已相當成熟,且一直被沿用至今。
隨著帶角度的砂輪工具的使用不斷增長,角度砂輪修磨裝置也在不斷改進,1984 年 5 月 15 日,美國申請給出了一種角度砂輪修磨裝置,可以認為,它已經是今天所使用的東莞金屬結合劑砂輪的最初成熟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