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具的結構一般都比較簡單,由吊鉤、提桿、主桿、支桿和掛鉤五個部分組成。
吊鉤是掛具與極棒的連接結構,電鍍時由它傳遞電流到掛具和零件上,因此,必須采用導電性能好的材料制作。吊鉤和極棒應保持較大的接觸面和良好和接觸狀態(tài),以保證電流順利通過。其截面積相當于掛具主桿材料相同的截面積。吊鉤要承受掛具和鍍件的全部質(zhì)量,故要求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吊鉤與主桿通常用相同的材料制作,兩者可做成一體,也可分開制作,把它與極棒用釬焊或其它方法和掛具連接在一起。用鋼或鋁合金等制作的掛具,吊鉤一般使用銅、黃銅,連接方式可用鉚接和焊接。其尺寸,應根據(jù)陰極棒的直徑來設計,使掛具在懸掛和取下時操作方便。
提桿位于主桿的上部并和主桿垂直,用焊接的方法與主桿相連。當掛具懸掛于鍍槽時,提桿的位置應高出液面80 mm左右。操作時用提桿提取掛具。應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截面積一般和支桿相同或稍大一些。主桿支撐整個掛具和所掛零件的重量,并通過主桿傳遞電流到各支桿和零件上。主桿的材料一般選用φ(6~8)mm的黃銅棒。支桿通常用焊接的方法固定在主桿上,工作時承受懸掛零件的重量,支桿的材料一般用φ(4~6)mm的黃銅棒。
掛鉤一般都焊接在支桿上,有時也焊接在主桿上,用來懸掛或夾緊零件。其材料一般為鋼絲、磷青銅絲。
掛鉤在掛具上的分布密度要適當。應使掛具上的零件絕大部分表面或重要表面能夠朝向陽極,并避免壓疊現(xiàn)象。一般中小型鍍件之間間隔(15~30)mm,杯狀鍍件的間隔一般為直徑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