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第十二屆中國光網絡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再度云集了國內三大運營商代表、廠商專家及相關海外咨詢機構,共同探討中國的光網絡未來發(fā)展走勢。隨著中國通信市場在全球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國的光通信市場走勢成為全球的關注焦點。中國通信學會光通信委員會主任毛謙指出,我國是近幾年FTTx用戶數(shù)增長最快的國家,2011年用戶數(shù)超過1690萬戶,PON的敷設規(guī)模已達1.3億線。據其分析,2011年我國運營商FTTx集中招標量已經達到60億元(人民幣,下同),再加上省公司的自建,今年的市場接入網設備需求在90~100億元,接近去年的一倍。
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表示,從運營商的投資來看,2012年運營商在光網絡的投資相比去年增長30%~40%,為歷史{zg}值。這一系列的利好因素將有效推動國內光通信產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而整個產業(yè)將圍繞超高速傳輸、分組承載、FTTH三部分深化拓展。
100G市場已趨成熟
韋樂平指出,2013年骨干網的{zd0}段落容量將達12T,100G的需求將開始主導,2015年左右進入規(guī)模應用。
技術層面,100G技術已經取得突破,相干DP
QPSK使ONSR比調幅改進6dB;56G速率的ADC突破使單頻100G可用;軟判決前向糾錯SD-FEC尚未成熟,相對10G的功率余度還差1dB。 成本層面,韋樂平表示100G的成本應達到10G成本的5~6倍,即每比特成本降低40%~50%,目前仍有一定的距離。光纜特性上,京廣線以東的多數(shù)光纜符合100G的傳輸需求,至少有部分光纖符合要求,然而西部地區(qū)仍有較大問題。
整體來看,100G產業(yè)鏈已經成熟,所有元器件和子系統(tǒng)都具備多廠商商用能力,2013年市場需求成熟。
對于100G的引入思路,韋樂平提出了干線網雙平臺的架構思路,即{dy}平臺是基于直接檢測的10/40G普通車道,可以應對未來2~3年多數(shù)段落的流量和帶寬需求;第二平臺則為基于相干檢測的100G快車道,未來需要建設一個全新的、更低成本、更大容量、更少節(jié)點、基于相干檢測的100G系統(tǒng)平臺,用以應對5~10年以上更大流量的承載需求。兩個平臺互相獨立,各有側重,協(xié)調發(fā)展。
分組承載應用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
從移動數(shù)據流量的發(fā)展來看,2010年~2015年,全球移動數(shù)據流量將從0.24EB/月增加到6.3EB,增加26倍,傳統(tǒng)TDM的擴展性無法應對流量增長速度,必須引入新型的承載技術。中國移動已經進行了三輪PTN集采,現(xiàn)網已部署33萬端PTN設備,中國移動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員李晗透露,中國移動今年將再集采20萬端PTN設備,并著力推動PTN從城域網向骨干網發(fā)展。
中國聯(lián)通經過幾輪的實驗室測試及現(xiàn)網試點,已經啟動了IP RAN的集采測試,不久即將開啟IP
RAN的全面集采。據了解,中國聯(lián)通方面非常重視MPLS-TP與IP/MPLS協(xié)議間的互通,尤其強調IP RAN應具備PTN的OAM機制。
中國電信則一直在進行IP
RAN的試點,還未開啟集采,但據相關專家預測,其大規(guī)模集采亦有望在今年啟動。韋樂平指出,對于回傳技術的選擇,可以分為兩大方向。3G/3.5G的回傳技術選擇,可優(yōu)先選擇xjb較優(yōu)、前后向兼容性均較好的PTN技術,避免二次改造;3.9G/4G的回傳技術選擇,可選技術為PTN和IP
RAN,均可應用,但都有軟肋。最簡單、便宜、與現(xiàn)有樹形拓撲和維護體系兼容的方案是增強三層功能的PTN,而IP RAN功能最強,但較復雜,成本高30%左右。
FTTH全面部署東風已至
FTTH無疑是今年光通信發(fā)展的重頭戲。尤其是國家寬帶戰(zhàn)略的推動下,三大運營商紛紛加大了對于FTTx的部署力度,并大力拓展FTTH用戶。中國電信到2015年將推動FTTH薄覆蓋1.2億~1.4億用戶,南方城市實現(xiàn)20M全覆蓋,F(xiàn)TTH覆蓋家庭70%,F(xiàn)TTH用戶數(shù)達到3000~3500萬戶。中國電信剛剛完成了2012年的PON相關集采,集采金額達40億元,集采總量超過2100萬線,其光網城市戰(zhàn)略將進一步普及。中國聯(lián)通亦推出“光網世界·沃寬天下”戰(zhàn)略,2012年將新增FTTH覆蓋用戶數(shù)1000萬戶,推動北方地區(qū)的光網改造升級。
韋樂平指出,目前第四波FTTH發(fā)展能否成功仍是一個未知數(shù)。目前也有較多的利好因素:LTE規(guī)模發(fā)展前的戰(zhàn)略機遇期,投資能夠有效保障;FTTH的端到端價格已降到200美元/戶,有源設備降到100美元/戶的規(guī)模應用觸發(fā)點;三網融合的帶動和刺激,寬帶市場開放的機遇;基于兩級分光的薄覆蓋戰(zhàn)略進一步降低了成本。與此同時仍不容忽視FTTH終端價格較高,投資緊張;三網融合的體制障礙和嚴格的內容監(jiān)管之下的市場驅動弱。
另外,從技術層面來說,F(xiàn)TTH也帶來的新的技術問題,如ODN網絡施工及智能化管理、老小區(qū)的網絡改造等問題依然困擾著運營商。與此同時,如何構建智能管道、提升網絡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仍是需要長期考慮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