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綠化公司-龜背竹的介紹與護(hù)養(yǎng)。
龜背竹為常綠藤本植物,莖粗壯。幼葉心形無孔,長大后成廣卵形、羽狀深裂,葉脈間有橢圓形的穿孔,葉具長柄,深綠色。佛焰花序,佛焰苞舟形,11月開花,淡黃色。龜背竹又名“蓬萊蕉”、“電線草”,是天南星科常綠攀援觀葉植物,莖干上著生有褐色的氣根,形如電線,故名“電線草”葉卵圓形,在羽狀的葉脈間呈龜甲形散布許多長圓形的孔洞和深裂,其形狀似龜甲圖案,莖有節(jié)似竹干,故名“龜背竹”。肉穗花序,整個花形好像“臺燈”,有燈罩和燈泡,原產(chǎn)墨西哥熱帶雨林中,性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忌陽光直射,不耐寒,我國北方均作室內(nèi)盆栽。
1、特征龜背竹:
背竹為半蔓型,莖粗壯,節(jié)多似竹,故名龜背竹;莖上生有長而下垂的褐色氣生根,可攀附它物向上生長。葉厚革質(zhì),互生,暗綠色或綠色;幼葉心臟形,沒有穿孔,長大后葉呈矩圓形,具不規(guī)則羽狀深裂,自葉緣至葉脈附近孔裂,如龜甲圖案;葉柄;長30—50厘米,深綠色,有葉痕;葉痕處有苞片,革質(zhì),黃白色?;钊绶鹧?,淡黃色。果實可食用。在栽培中還有斑葉變種,在濃綠色的葉片上帶有大面積不規(guī)則的白斑,十分美麗。
2、栽培技術(shù)龜背竹:
東莞綠化公司-龜背竹的介紹與護(hù)養(yǎng)。背竹盆栽通常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基質(zhì)。種植時加少量骨粉、干牛糞作基肥。它喜濕潤,生長期間需要充足的水分,須經(jīng)常保持盆土濕潤;天氣干燥時還須向葉面噴水,以保持空氣潮濕,以利枝葉生長、葉片鮮艷。秋冬季節(jié)可逐漸減少澆水量。龜背竹為較喜肥的花卉,為使其生長旺盛,4—9月每月施兩次稀薄液肥,肥足則葉色可人。生長季注意遮陰,忌強光直射,尤其盛夏不能放在陽光下直曬,否則易造成葉片枯焦、灼傷,影響觀賞價值。龜背竹的葉片有時會發(fā)生褐斑病,須及時噴托布 津或多菌靈等防治,以免病蔓延。
3、盆栽管理
盆栽用腐葉士3份、堆肥±3份、河沙4份混和配成培養(yǎng)土。每年春季換盆換土?xí)r,盆內(nèi)加入腐熟有機肥或磷、鉀肥作基肥。生長季節(jié)必須經(jīng)常澆水,澆水掌握寧濕勿干原則,保持盆土濕潤,夏季要經(jīng)常向葉面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冬季溫度要求不能低于10℃,防止冷風(fēng)吹襲,否則葉片易枯黃脫落。冬季盆土宜偏干,稍潮潤,過濕易爛根枯葉。每隔3~5天用與室溫相同或相近的水噴澆一次枝葉,qc室內(nèi)灰塵污染,保持植株經(jīng)常清新鮮艷。5~9月,每隔2周左右施一次稀薄液肥,生長高峰期施一次葉面肥,以0.1%的尿素水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較好。越冬期間應(yīng)少施肥或不施肥。
東莞綠化公司-龜背竹的介紹與護(hù)養(yǎng)。生龜背竹長時期,水分要充足,須經(jīng)常保持培養(yǎng)土濕潤,每2-3天澆水一次;天氣干燥時還應(yīng)向葉面噴水,以保持空氣潮濕,掌握寧濕勿干的澆水原則,以利枝葉生長,葉片鮮艷。秋冬季節(jié)可逐漸減少澆水量。淋水過多引起爛根,但仍要保持比較濕潤的空氣,每隔7-10天向葉面噴水,以保持植株、葉片清新常綠。龜背竹較為喜肥,為使其生長旺盛,4-9月每月施兩次稀液肥。生長季節(jié)注意遮蔭,以半陰為佳,忌強光直射,尤其盛夏不能放在陽光下直曬,否則易造成葉片枯焦灼傷,影響觀賞價值。龜背竹經(jīng)2-3年種植,莖桿過高,達(dá)1.5米以上,但不能直立,可插竹竿支撐,防倒伏。
東莞綠化公司 網(wǎng)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