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濟(jì)南弘賢書院璽墨書法為大家分享一些柳體書法的第二部分。
1.豎鉤帶托
豎鉤帶托是柳體字的一個(gè)明顯的特點(diǎn),這種鉤在實(shí)際運(yùn)用中又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筆運(yùn)行到豎的下端時(shí),稍向左彎,然后略向上回鋒,并迅速向左踢鉤,如“乎”、“宇”、“承”、“摩”等字中的鉤;二是筆運(yùn)到豎畫的末端,略向上提筆,使豎畫的末端稍細(xì),再向左迅速平出,如“東”、“事”、“來”、“乘”等字中的鉤;第三類采用筆未到而意到的方法,將筆行到豎畫末端時(shí),筆鋒略提,使鉤似有似無,如“街”、“摧”、“錄”、“于”等字中的鉤。另外,鉤畫還有多種變化,如“刀”字的橫折斜鉤,“句”字的橫折彎鉤,“彌”字的橫折彎鉤,“乃”字中的橫折折彎鉤,都和前述的鉤法類似,只是位置略有不同而已。
2、豎畫的筆勢(shì)
豎畫總是比橫畫粗壯,末端根據(jù)不同需要,分別采用垂露或懸針,如:“干”、“十”字。并列兩豎呈現(xiàn)或相向或向背之勢(shì),一般全封閉的字體,如“固”、“國”、“圓”、“團(tuán)”等字,兩豎都相向,且右豎粗于左豎;而三面包圍的字,如“門”、“聞”、“開”、“闡”諸字的兩豎則采用相背之勢(shì)。
明天濟(jì)南弘賢書院璽墨書法將繼續(xù)為大家分享更多的柳體書法知識(shí)弘賢書院——璽墨書法1885311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