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纖維是指用鋼材的短纖維,將鋼絲切斷,并按照規(guī)定樣式壓制成兩端彎鉤,具有一定強度。鋼纖維主要用于制造鋼纖維混凝土,并應用于隧道、工業(yè)地坪等領域。
為增強砂漿或混凝土而加入的、長度和直徑在一定范圍內(nèi)的細鋼絲。常用截面為圓形的長直鋼纖維,其長度為10~60毫米,直徑為0.2~0.6毫米,長徑比為50~100。為增加纖維和砂漿或混凝土的界面粘結(jié),可選用各種異形的鋼纖維,其截面有矩形、鋸齒形、彎月形的;截面尺寸沿長度而交替變化的;波形的;圓圈狀的;端部放大的或帶彎鉤的等。當使用截面非圓形的鋼纖維時,可按下式計算其當量直徑(de):
式中a為鋼纖維的實際截面積。
為使鋼纖維較均勻地分散于砂漿或混凝土中,并增大纖維的長徑比,可使用由水溶性膠粘結(jié)在一起成集束狀的鋼纖維。鋼纖維可用冷拔鋼絲切斷、薄鋼板剪切、鋼塊或鋼錠銑削以及熔鋼抽紗等方法制造。配制常溫下應用的鋼纖維混凝土,可使用低碳鋼纖維;而配制耐火的鋼纖維混凝土,則必須使用不銹鋼纖維。砂漿或混凝土中摻加適量的鋼纖維,可提高其抗拉、抗彎強度,并大幅度地提高其韌性和抗沖擊強度。
鋼纖維混凝土
鋼纖維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摻入亂向分布的短鋼纖維所形成的一種新型的多相復合材料。這些亂向分布的鋼纖維能夠有效地阻礙混凝土內(nèi)部微裂縫的擴展及宏觀裂縫的形成,顯著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彎、抗沖擊及抗疲勞性能,具有較好的延性。
5 鋼纖維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普通鋼纖維混凝土的纖維體積率在1%—2%之間,較之普通混凝土,抗拉強度提高40%—80%,抗彎強度提高60%—120%,抗剪強度提高50%一100%,抗壓強度提高幅度較小,一般在0—25%之間,但抗壓韌性卻大幅度提高。
鋼纖維混凝土的影響因素:
根據(jù)纖維增強機理的各種理論,諸如纖維間距理論、復合材料理論和微觀斷裂理論,以及大量的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以確定纖維的增jx果主要取決于基體強度(fm),纖維的長徑比(鋼纖維長度l與直徑d的比值,即I/d),纖維的體積率(鋼纖維混凝土中鋼纖維所占體積百分數(shù)),纖維與基體間的粘結(jié)強度(τ),以及纖維在基體中的分布和取向(η)的影響。當鋼纖維混凝土破壞時,大都是纖維被拔出而不是被拉斷,因此改善纖維與基體間的粘結(jié)強度是改善纖維增jx果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6 改善的鋼纖維混凝土主要辦法
1.增加纖維的粘結(jié)長度(即增加長徑比);
2.改善基體對鋼纖維的粘結(jié)性能;
3.改善纖維的形狀、增加纖維與基體間的摩阻和咬合力。
以上改善方法的理論依據(jù)可以結(jié)合鋼纖維混凝土抗拉強度、彎拉強度(抗拉強度)設計公式
鋼纖維混凝土抗拉強度
鋼纖維混凝土抗拉強度,可通過試驗所得的劈裂抗拉強度乘以強度折減系數(shù)0.80確定,劈裂抗拉強度試驗方法按GB J81規(guī)定進行
鋼纖維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fftk=ftk(1+αt?ρf?lf/df)
fftk,ftk--鋼纖維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設計值;
αt--鋼纖維對鋼纖維混凝土抗拉強度影響系數(shù),宜通過試驗確定;
ρf--鋼纖維體積率(即鋼纖維摻量體積率)
lf--鋼纖維長度
df--鋼纖維直徑或等效直徑
lf/df--鋼纖維長徑比
鋼纖維混凝土彎拉強度(抗折強度)
鋼纖維混凝土用于公路路面、機場道面、或其它采用彎拉強度為設計指標的結(jié)構時,與鋼纖維混凝土相應的集體混凝土的彎拉強度設計值的分級和使用范圍,可按國家現(xiàn)行有關水泥混凝土路面、機場道面等行業(yè)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采用。
鋼纖維混凝??彎拉強度設計值fftm=ftm(1+αtm?ρf?lf/df)
fftm,ftm--鋼纖維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設計值;
αtm--鋼纖維對鋼纖維混凝土抗拉強度影響系數(shù),宜通過試驗確定;
ρf--鋼纖維體積率(即鋼纖維摻量體積率)
lf--鋼纖維長度
df--鋼纖維直徑或等效直徑
lf/df--鋼纖維長徑比
7 鋼纖維的使用方法
1、先將砂、石子放入料斗
2、在轉(zhuǎn)動著的砂、石子放入料斗的同時,將鋼纖維均勻摻入 (鋼纖維zh摻在石子上),再加入水泥
3、再將料斗里的砂、石子、鋼纖維、水泥吊入攪拌臺攪拌,先干拌2分鐘,再加水,攪拌2分鐘
4、再將攪拌均勻的鋼纖維混凝土放入車廂內(nèi),運輸
5、澆灌,鋪放要搗緊抹實,隨鋪隨抹,厚薄均勻